钟睒睒的云南茶事:做垂直型和利他型企业

Thomas 462 0

3月31日,云南景东,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从一名茶农手中接过一杯春茶,这杯茶的原叶正是出自他当日剪彩后正式投产的茶叶初制工厂。

眼下,像农夫山泉提前布局水源地、在江西深入柑橘农业产业链一样,钟睒睒在茶产业链上游也找到了一张茶叶“王牌”,试图通过产业升级的方式塑造农夫山泉的全球竞争力。

茶的科技在于效率,但100多项标准得通过

而在钟睒睒这次来云南前的一天,周红海位于2100米海拔的云南南涧茶厂刚收到合作社农户送来的几百斤春茶鲜叶,他70岁的父亲通过传统手工烘炒方式将这些摊晒后仍然带有香气的鲜叶进行杀青,随后再经过揉捻、烘干等步骤让这些绿茶条索完整、香气清香,这是要留给农夫山泉制作茉莉花茶的茶坯,行话也叫毛茶。

周红海是云南南涧茶厂的老板,去年5月,他与农夫山泉签订了协议,他的茶园成为了农夫山泉在全国合作的60余个自采茶园之一。但仅靠老父亲的手艺远远供不上农夫山泉庞大的毛茶需求量,所以他要赶在今年春茶旺季之后新增设备投入,对茶厂现有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农夫山泉夏秋茶的收购量。

“花了500多万元来引入新设备。”周红海告诉界面新闻,由于可以承诺在茶园种植和管理中做到科学管理茶田,在前端种植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农夫山泉提出的118 项茶叶有机标准,周红海去年为农夫山泉提供了20余万公斤干茶,目前这一数字已占到他茶厂全年交付量的60-70%,今年交付量可能要翻一番,与交付量一起上浮的还有收购价格,订单中的农户获得的鲜叶收购价格也较往年增加了20-30%。

与周红海火速改造设备的同时,在距离南涧100多公里的云南普洱景东县安定镇,农夫山泉在这里花费了2000万元设立茶叶初制工厂,这家工厂拥有一整套烘清毛茶生产设备,包含了摊青、杀青、摊凉、揉捻、干燥、匀堆等多个加工环节,每个步骤之间无需再用人工搬运原料,能够做到数字化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减少人为参与,提高了毛茶品质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效率远胜于周红海的茶厂,一天可以处理4000公斤的鲜叶,是周红海这样的初制厂的5倍以上。

这样的工厂不止一家,自去年12月开始,农夫山泉陆续在普洱市思茅区、普洱市景谷县、临沧市临翔区、临沧市云县陆续投资建设了另外4座现代化厂房,这5家工厂在投资建好后捐赠给普洱和临沧当地,由本地拥有茶行业丰富经验的人来管理。

云南省景东县茶仓茶业公司的老板刘虎负责管理农夫山泉在景东县安定镇的这家公司,有着30年茶叶种植、制作和销售经验的刘虎表示,景东的茶叶是“质量的高地,价格的洼地”。农夫山泉现代化生产线和稳定的订单让一些本准备外出务工的茶农,再次回到茶田,将原本被放弃的夏茶、秋茶交付与农夫山泉。

刘虎告诉界面新闻,“景东这家工厂目前已经和2900个农户签订了合同,有了较好的收购价格,农民愿意按照农夫山泉的要求进行管理,不仅每一批产品在生产前后都会留样接受检测,而且总的抽样还要寄到农夫山泉总部进行100多项农残检测。”

3月30日晚间,钟睒睒在景东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通过收购时向农民溢价,农夫山泉可以拿到最好的叶子(鲜叶)。“我可以告诉你,相比第二位的竞品,我基本上出了三倍的价格”。他举例说,去年的夏秋茶在云南普洱这边也就2.8元一斤的鲜叶价格,而农夫山泉给到的收购价为4元,这可以让一个茶厂的茶农多赚400多万元。

商业文明的责任:让产业链共赢

农夫山泉的目的只有一个,拿到最好的原料。钟睒睒强调,对于东方树叶饮料来说,原料起了70%的作用,工艺只起30%的作用,对多数食品饮料企业来说,原料就是命门。

一些“听劝”的茶饮企业也开始通过自建茶园和茶厂来把控茶叶质量。例如古茗在浙江临平、广西横县自建茶厂,喜茶在贵州梵净山建立了自有茶园。

相比之下,农夫山泉在云南的投资则是另一种量级——拿出数亿元真金白银捐建茶叶初制工厂、给当地茶农配备机器采茶的小型设备、教会他们如何给茶田科学施肥和防虫等。

同样的故事未来可能也会在全国其他茶叶产地上演,去年7月,农夫山泉在黄山投建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又追加了2.9亿元的投资,并将3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现代化研发中心落户黄山,同时推动茶园改造升级,为继续扩大无菌线生产规模做准备。

钟睒睒对云南的茶还有更大的希冀。他希望把云南茶推向国际市场,而这一媒介则是东方树叶产品。他在媒体访谈会上说,“云南的茶永远不够卖,我们到云南来就是为了出去,不然我就不会到云南。”

广发证券在一份无糖茶的研报中也提到,考虑到无糖茶市场未来仍有较大的扩容空间,以及农夫山泉此前在江西向上游农产品延伸的成功经验,该公司认为,农夫山泉未来有意愿像日本伊藤园公司一样往无糖茶产业上游的茶叶种植领域投资和布局。

他没有正面回应农夫山泉是否将涉足茶叶产品的问题,但钟睒睒告诉界面新闻,茶最终的方向是便捷性和尝到嘴里的茶味,基于云南茶的品质,加上农夫山泉位于广西横州收购的优质茉莉花,最终在干茶加工基地经过窨制形成统一标准和口味的原料,再投放至农夫山泉各饮料工厂生产。“我可以说我的茉莉花茶现在已经到98分位了,你们可以泡出来跟瓶装茶加热到同样温度来喝一下,(口感不输)最贵的茉莉花茶”。

在访谈会上,钟睒睒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均茶饮量数字脱口而出。从全球范围看茶的消耗量看,土耳其人均消耗量3公斤,伊拉克人均2.8公斤,但是中国的饮茶量人均0.35公斤。而茶叶的两次工业化让中国的茶叶“掉到了地板上”,“我们连一部(可以对外输出)像样的茶史都没有,更别说茶的文化、科学以及质量,所以我认为这些工作都必须要有人去做,虽然我是老了一点,也晚了一点,但我还是愿意去做,做不做得成不一定”。

按照他的设想,走出去的前提是创造新品,向海外市场介绍中国茶产品应该先从便携的茶饮产品开始,先推茉莉花茶、绿茶,其次再是红茶、岩茶、乌龙茶、熟普洱,最后再是生普洱。

走向海外这一目标也被农夫山泉在2024年财报中提到,财报称,公司将以成为国际化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继续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发展机会,依托中国生物的多样性优势,将更多健康产品带向全世界。

而眼下,农夫山泉的茶饮料产品继续维持高速增长,从2021年至2024年,农夫山泉茶饮料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突破40%,不过到2024年的数据,茶饮料的增速降速到了32%。

钟睒睒表示,2024年的基数已经到了167亿元,未来如果保持15%-20%的增速,就是非常不错的表现。

钟睒睒更在意商业文明中,企业扮演的角色。他在访谈会上多次提及,农夫山泉是做垂直型的企业,长期看来都是利他的。农夫山泉要让产业链上的参与方共赢,茶农把茶叶质量做好,这给农夫山泉在竞争中提供了质量保证,那么农夫山泉就在收购时值得给他们加价。

“这也是我们捐建工厂的意义,农民增收、地方GDP增收,平等、互利的方式也是商业文明给农民和农村带来的变化。”而这些,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真正要义。

接下来,农夫山泉也将在昆明市东川区投建瓶装水和饮料生产基地,预估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营收10亿元,年税收8000万元,预计2026年完成投产。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